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赛事 > 正文

108家公募基金一年亏损1754亿 投资公募基金该怎么选

108家公募基金一年亏损1754亿 投资公募基金该怎么选

  作者 许维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尽管2017年上半年的公募基金业绩比起2016年同期有了很大改观,但是整个公募基金行业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大量明星基金经理离职、自己创办私募基金;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主动下调管理费率,吸引投资者的同时也压缩了公募基金行业的整体利润。   公募基金业人才流失大背景下,还有受诟病多年的“高额管理费”问题。2016年,108家公募基金一共亏损了1754.7亿元,管理费收入却高达500亿元,还有很多基金公司的亏损额都超过管理费。这种反常的金融业态,让不少辛苦“养基”的“基民”愈发迷茫,到底以后还该不该投资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仍具较高“性价比”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公募基金比私募基金的投资门槛低、监管也更规范。不过,投资公募基金有一些问题投资者必须要明白。一方面,选择基金投资,实际上是在选择基金经理,这是中外财富管理行业共同的金科玉律。因此,当前中国公募基金最大的挑战,就是越来越多的明星基金经理正在离开。2017年前七个月,公募离职人数达102位、涉及58家公募机构,其中华夏、嘉实、摩根士丹利、长信基金离职基金经理数最多,每家均有4位基金经理离职,大成、东方、广发等8家公募机构的离职基金经理次之,每家均有3位基金经理离职;同一时期,新增备案证券类私募机构共812家,其中39家的法人代表有公募基金从业背景,21家有公募基金投研交易任职经历。   另一方面,未来的投资趋势决定公募基金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过几轮调整的股市投资机会逐渐临近,但是投资风格已经向专业化、价值型转变,需要专业研究、专家理财,不适合传统散户的“消息加题材”风格炒股票。因此,未来几年,公募基金、特别是偏股型基金,依然具有比较高的“性价比”,值得投资者依据自身风险偏好进行“超配”。   在技术层面,作为一名经历了几轮牛熊市场轮回的老金融从业人员,我还是建议投资者综合使用排除法和投资策略方向,谨慎选择股票基金:一方面,排除那些过往业绩不佳的基金经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基金经理离职的基金要果断“平仓”,同时回避那些管理收费高、基金公司信誉差的品种,形成自己的备选基金池子,而不是单纯听信推销人员的介绍。另一方面,未来五年中国股市的“牛市”,一定是顺着国家改革的路径延展,投资者应主动选择诸如军民融合、一带一路、消费升级等主题投资方向,追求长期的超额股权类收益。   投资私募也要擦亮眼   相比十几年前中国基金行业刚刚兴起之时,当前中国居民财富的积累规模举世瞩目。家境更加殷实的高净值人群,如果想追求更高收益,当然可以投资于多样化的私募基金,特别是有公募基金背景的明星基金经理,这也符合全球金融行业的发展规律。参照基金业发展更为成熟的欧美国家,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尤其是麦道夫(Bernard L. Madoff,美国著名金融界经纪,前纳斯达克主席,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诈骗案制造者)丑闻曝光以后,私募基金行业的分化也在加剧,不管是AI(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财富管理,还是跨货币、跨市场的对冲基金策略日益丰富,大量富余资金追求少数基金经理的情况已经出现,基金行业越来越像职业足球联赛,顶级球星有限,天价转会费出现成为必然。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基金行业“公奔私”大潮未必是件坏事。在传统公募领域得到客户认可的基金经理,从旱涝保收的公募转向更市场化的私募,除了收入更高、上班更自由,也必将面临大浪淘沙的挑战,褪去光环的昔日明星恐怕会越来越多。毕竟,公募基金虽然机制不如私募来的灵活,但是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大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的投研机制,这对于价值型投资风格尤其重要。相反,那些靠信息不对称、靠投机“重组”等题材股的公募基金经理们,一旦证监会重拳规范市场,即便转向私募也难保持“业绩奇迹”。   公募基金该找准自己的定位了   对于行业而言,公募基金的投资表现事关普通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关系到国家金融服务的最基本职能,是后工业社会非常重要的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因此,在中国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走向“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大格局下,公募基金行业自身的良性发展也值得金融监管当局高度重视。   首当其冲的是,要避免公募基金沦为商业银行的打工者。过去十年,公募基金的同质化竞争,最大的受益者是拥有渠道优势的商业银行。很多普通老百姓只知道银行的客户经理,并没有兴趣和时间了解财富管理者的素质,这无疑弱化了基金经理的专业性考量,加剧了专业人才的流失。短期内商业银行的专业化代理也许会快速催生行业发展,但是长期看一定会遏制公募基金内生性的品牌建设。   因此,公募基金不应成为主流金融机构的下一级金融分支机构,而应成为比肩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的混业集团发起者,成为以“财富管理、买方思维”为特色的独立金融主体,成为投资者重要的金融行为选择。 (中新经纬APP)   【专家简介】许维鸿,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就职于英国路透集团、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法国外贸银行集团巴黎总部。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国际宏观经济、国际化背景下的新兴市场发展模式等。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