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党委宣布招银理财主要负责人任免建议,吴涧兵任招银理财党委书记,建议任招银理财董事长,目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钟文岳任招银理财党委委员、副书记,建议任招银理财总裁,招银理财董事长、总裁职务任免待监管批复核准后正式发文。
简历资料显示,两位新继任者均为老招行人。拟任董事长吴涧兵毕业于人大金融研究所,1997年4月加入招行,曾任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运营中心总经理等职务,2019年加入招银理财担任监事长,是招银理财成立之初七位董事之一。
2022年11月,招银理财原总裁汪涛回归招商银行任零售信贷部总经理,吴涧兵接任总裁职务。今年3月,银保监会核准了吴涧兵招银理财董事、总裁的任职资格。
拟任总裁的钟文岳在证券和投资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早年曾先后供职于中农信公司、原申银万国证券等企业。2008年,他加入招商局集团体系,2008年11月任招行投资管理部总经理,2015年6月至今担任招商基金常务副总经理,并兼招商财富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
据了解,原董事长陈一松于2021年6月获批出任招银理财董事长职位,任期已于今年5月初结束。陈一松此前为中信信托董事长。
陈一松现年54岁,曾先后任职于中信实业银行、、。2006年8月入职中信信托,历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董事长等职务。
招银理财于2019年11月正式开业,招商银行为主要股东,持股90%,摩根资产管理持股10%。截至去年末,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67万亿元,稳居业内首位,不过较上年末的2.78万亿元减少1100亿元,同比下降3.96%。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7.86亿元,同比增长11.21%,实现净利润35.93亿元,同比增长12.18%。截至报告期末,招银理财总资产180.94亿元,净资产169.35亿元。
招商银行“踩雷”多个地产信托
抽贷背后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
近日,宋都股份被招商银行“抽贷”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因质押存单被划扣引发纠纷,招行银行被宋都股份告上了法庭。宋都股份公告称,旗下宋都房地产集团因招商银行杭州分行私自划扣3.23亿元存单而向其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其赔偿因擅自处分其存单而造成的损失2177.73万元,加上相关利息合计2177.97万元。
近年来,招商银行在房地产领域频繁“踩雷”,这也许是其在宋都控股未发生违约支付的背景下“抽贷”的原因之一。
2021年8月,招行代销的5亿元大业信托·君睿15号项目出现实质性违约,该项目的信托主体在2021年年初就已暴雷,金融负债超两千亿。
2021年11月,招行代销的“外贸信托-富荣166号恒大成都天府半岛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逾期,总规模为66亿。
2022年6月,招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代销的五矿信托鼎兴1号至15号产品在3月30日到期后均无法完成兑付,总规模超23亿元。
招商银行踩雷房地产信托产品,不仅让号称招行“第三代灵魂人物”的原行长田惠宇因“精准踩雷”落马,也让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率节节攀升。
从财报来看,今年第一季度,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03.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98亿元。其中,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在一季度就增长了19.37亿元。
虽然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与去年末持平,但是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率却从去年末的3.99%提升至4.55%。对此,招商银行回应表示,房地产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56个百分点,主要还是受部分高负债房地产客户风险进一步释放的影响。
在招商银行2022年业绩交流会上,现任招商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朱江涛表示,今年房地产行业的不良率可能还会有所上升,但是不良生成会大幅下降。
业绩增长乏力、股价下跌
零售业务整体优势正在缩小
进入2023一季度,银行板块呈异军突起之势,迎来了爆发式的上涨。其中,、等股票增值十分喜人,的股票增长甚至开创历史新高,整个银行业显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招商银行的股价,据统计,从年初至今,招商银行股票下跌幅度达到了7.54%,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且远远跑输银行指数。
频频下跌的股价背后,是其萎靡不振的业绩表现。
2023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06.36亿元,同比下降1.47%;净利息收入554.09亿元(占比为61.13%),同比增长1.74%;非利息净收入352.27亿元(占比为38.87%),同比下降6.13%。
从非利息收入细分来看,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两个项目的手续费及佣金增速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2023一季度,招商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在9家A股上市的股份行中排名最高,为250.79亿元;但在增速方面,则落后到了倒数第三,同比下降12.60%。
对于非利息净收入下滑的原因,招商银行也给出了解释:“主要是客户风险偏好降低,投资意愿偏弱,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有所下降。”
非息收入整体的下降趋势,意味着招商银行引以为傲的零售业务遭受打击,整体优势在不断缩小。
随着各大银行逐渐对零售业务的推进,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受到了很大冲击。2020年招商银行提出“大财富管理”理念,进一步向轻型银行转型。不过,从去年开始,招商银行零售业务的压力开始显现。
2022年年报显示,招商银行2022年全年非利息净收入1265.48亿元,同比下降0.62%,而这也是招商银行自转型以来首次出现非利息收入同比下滑。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39亿元,同比增长7.82%;年化后归属于股东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A)和年化后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分别为1.50%和18.43%,同比分别减少0.04和减少0.81个百分点。
“增利不增收”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当期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所致。对比来说,由于一季度的贷款规模增幅大于2022年同期,因此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了54.9亿元。除贷款和垫款外的其他类别业务信用减值损失合计-1.29亿元,同比减少105.9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也在持续下滑,收入91.10亿元,同比下降13.25%,保险、理财、基金、信托、证券代理收入全部同比下降,最高降幅达到29.8%。
频收罚单、投诉不断
合规与内控管理遭“拷问”
不仅业绩增长大有“掉队”趋势,招商银行的内控管理水平也屡遭“拷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六月招商银行在今年已经收到7张罚单,罚款数目逼近四千万元。
2023年1月,招商银行因涉及13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5.6万元,罚款3423.5万元。
没过多久,招商银行又被披露了对违规事项的自律处分信息。作为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在其承销发行工作开展中,存在“违反公平公正原则”、“影响市场秩序”、“工作开展不规范”等4项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针对上述违规事项,招商银行被予以警告和深入的整改。
2023年2月,因流动资金贷款资金管理不尽职、对个人经营贷款管理不尽职等多项行为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155万元。
2023年3月,接连因理财销售行为不当、信贷资金违规回流借款人开立存单合计被罚60万元。
2023年4月,因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贷款被挪用被罚20万元。
2023年5月又因个人银行账户开立未备案、迟备案,未按规定开展客户身份重新识别等违规行为被罚32.6万元。其实,招行在2022下半年理财业务投诉量已居首位
2023年3月21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对2022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进入黑猫投诉】情况的进行了通报。从投诉涉及的主要业务来看,招商银行的理财业务被投诉量位居股份制银行榜首。
通报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招商银行的理财业务投诉量为336件,居股份制银行之首。三季度,该行的理财业务投诉量为220件,同样居股份制银行榜首。
2022全年,招商银行理财业务总投诉量为964件,较上年增加347件,同比增长56.24%。
从半年度投诉量来看,2022下半年招商银行理财业务总投诉量为556件,较2022上半年增加148件,增幅为36.27%。较2021下半年相比,理财业务总投诉量增加228件,同比增长69.51%。
因理财业务违规近两年来多次被处罚
除了理财业务被投诉量高以外,近两年招商银行也多次因理财业务违规遭到银保监会处罚。
2021年5月,银保监会对招商银行开出7170万元的巨额罚单,直指该行涉及27项违规,其中与理财业务直接相关的有8条,包括:为同业投资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为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保本承诺,部分未按规定计提风险加权资产;理财产品之间风险隔离不到位;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认定不准确,实际余额超监管标准;理财资金池化运作;利用理财产品准备金调节收益等。
2022年3月,招商银行在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中存在13项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处以罚款300万元,其中涉及理财业务的违规包括:EAST系统理财产品销售端与产品端数据核对不一致,以及EAST系统理财产品底层持仓余额数据存在偏差。
2022年8月,招商银行武汉分行被湖北银保监局处以罚款285万元,其中一项违规涉及理财资金违规变相用于置换土地出让金。
2023年3月15日,招商银行衢州分行存在理财销售行为不当的违法违规事实,银保监会衢州监管分局对招商银行衢州分行处以罚款30万元。
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由于业务模式竞争激烈、创新思路有限,压力之下出于业绩诉求而放松合规管理则很容易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招商银行也不例外。而除了合规问题亟待解决,大量的客户投诉也让业内对于招商银行的管理水平提出质疑。
来源:金融欺诈与纠纷
一度火热的结构性存款降温了。
近日,央行公布了中资大、中小型银行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根据统计,截至8月末,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9.42万亿元左右,为今年以来首次降至10万亿元以下。
此前,有报道称,6月以来,部分银行收到了来自监管的窗口指导,要求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规范结构性存款管理,在2020年9月30日前压降至年初规模,并在年底前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
如今,正值“9·30”期限来临,根据央行的统计,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已然低于今年年初9.6万亿元的水平,且这一规模较年内12.14万亿元的高位下降了约2.72万亿元。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章立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部分压降的结构性存款,有可能“搬家”流入了公募基金或直接进入了股市。
对于银行而言,结构性存款一向被视为“揽储利器”,随着结构性存款规模的严控,银行负债端压力逐步增加。为平抑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波动,监管层近期已通过超额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开展逆回购操作等方式投放流动性。但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四季度中小行面临的负债端压力仍然不小。对此,有观点称,降准窗口未完全关闭。
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下降
所谓结构性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自6月以来,银行内就对结构性存款进行了严格管控,按照相关要求,我行在8月末就将规模压降到了年初水平。”华东地区某股份行交易银行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说道。
今年1月至4月,结构性存款规模实现连续四个月增长,并在4月首次突破12万亿元,其中,中小银行是增长“主力军”。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中小银行结构性规模为7.91万亿元,相比2019年年末增长约1.72万亿元,增幅是大型银行的两倍还多。
然而,结构性存款迅猛增长的势头未能持续,监管于6月份下发通知称要严控规模增长。比如,北京银保监局于6月12日下发《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辖内银行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逐月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
“结构性存款、靠档计息等产品拉高银行综合成本,加剧了存款搬家现象,也带来了资金空转的问题,变相制约了存款利率下行。”章立聪告诉记者。
出于对“企业空转套利”的打击及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考量,6月以来,监管对结构性存款进行了管控。有消息称,当时银保监会对部分银行下达了具体的压降指标,窗口指导部分大中型银行,要求规范结构性存款管理,逐步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尤其是部分规模较高的股份行。
“事实上,之前行内就要求支行报备结构性存款需求,后来通知要压降这类产品的规模,期限偏向短期。”某股份行分行对公人士向记者说。
严监管下,结构性存款的压降效果显著。根据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8月末,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94202.58亿元,相比7月末压缩了7523.93亿元,环比下降7%,同时,较4月高位下降超过2万亿元。其中,单位结构性存款压降了1.66万亿元,占减量规模的六成多。
规模的下降也带动了平均最高预期收益率持续下行。中信证券研报显示,8月底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65%,比自年初以来最高值下降了超140个基点(BP)。
从银行类型来看,中小型银行下降规模更为明显,较年初高峰下降了约1.95万亿元。“这侧面反映出针对股份行的监管措施到位有力。”章立聪称。而这也使得部分主要依靠结构性存款维持资产负债经营的银行可能面临结构性缩表情况,从而在流动性监管指标达标上承压。
压降规模或部分流向股市
随着结构性存款的逐步压降,业内关注的焦点还在于压降的资金流向了哪里?一般来说,考虑到渠道优势、结构性存款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银行很有可能将一部分结存储户转化为银行理财投资者。
然而,资管新规后理财产品持续整改,一些具有错配特征的“高息”产品在监管重压之下逐步淡出市场;与此同时,净值化转型以及“破刚兑”也使得理财难以再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因此,尽管结构性存款大规模压降,但银行理财发行量仍在持续走低。
据普益标准统计,8月,309家银行共发行了6593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减少15家,产品发行量减少422款;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接连创下新低,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75%,较上期下降0.03个百分点。
除了银行理财外,有分析称,压降的结构性存款规模还有可能流入了公募基金。数据显示,公募全行业规模今年年内第5次刷新纪录高点。
此外,章立聪称:“7月的股市迎来了一轮上涨行情,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关注,所以结构性存款压降的资金也可能直接进入股市。”这在另一组数据上也有体现,即7月份非银存款陡增,其背后是证券公司客户增加账户资金或保证金等,形成非银存款。
还需注意的是,伴随着部分资金流出银行体系,各大银行也在寻求新的负债来源,其中,同业存单较受银行青睐,这也使得同业存单市场近期出现“量价齐涨”,发行规模已经连续3个月回升。再从净融资额来看,6月以后同业存单基本维持净融资额,7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周都维持在高位,同业存单的存量更是达到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8月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为2545.7亿元。其中,发行总额达19130.8亿元,平均发行利率为2.7593%,到期量为16585.1亿元。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银行结构性存款的压降使得流动性管理压力加大,银行倾向通过发行同业存单保持负债端的稳定;同时,“股债跷跷板”效应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存单发行利率的上行。
降准窗口未完全关闭
目前,业内的共识在于,四季度银行仍将面临较大的负债压力,尤其是对于中小行而言。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对第一财经表示,未来,部分股份行和城商行将进一步压缩结构性存款规模,这就使得银行负债端压力加大,对流动性产生影响。“这个影响可能还不小。”
比如,若按照年底结构性存款余额压降至年初的三分之二计算,即年底余额降至6.4万亿元左右,目前银行整体结构性存款仍需至少压降3.02万亿元。中信证券研报分析,与之对应,9月至12月月均压降规模约为7554亿元,分类型来看,9月至12月,大行需月均压降规模约2961.7亿元,中小行需月均压降规模约4592.1亿元,中小行压降压力高于大行。
再加上受政府债券发行放量、财政支出节奏较慢等因素影响,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承压。事实上,为了缓解流动性压力,近来监管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在7月和8月连续两个月超额续作MLF、持续开展逆回购操作等。
未来,章立聪表示,结构性定向降准存在较大出现的可能。这主要是由于,超额续作MLF下,流动性投放的精准性有所欠缺,随着总量流动性企稳,效率将会边际降低,甚至可能会出现新的套利空间。
相比之下,“结构性的定向降准效果会更好——能够给予中小银行更多的低成本、长期限资金,对于市场预期也是较好的指引。降准之后再配合OMO(公开市场操作)或MLF的回笼操作,也可以在总量层面上维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他进一步解释道。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称,考虑到四季度预计银行贷款增速不减,政府债券净融资或同比大幅上升,以及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任务仍然很重,四季度降准窗口有可能再度打开。
不过,颜色提及,在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的情况下,央行不太可能采用降准或定向降准的方式缓解流动性压力,主要还是依靠MLF和逆回购操作进行调整。“整体而言,四季度流动性相比三季度将有所缓和。”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华夏时报记者 冯樱子 北京报道
受到去年“赎回潮”冲击的银行理财市场,至今仍在恢复期,却即将要面临新一轮考验。
8月7日,广发证券固收团队测算数据显示,8月份银行理财存量产品到期规模为2.8万亿元,达2023年以来“单月最高点”。
如果大量到期产品被投资者集中赎回,将对银行理财市场、债券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不过,业内认为,目前再次发生“赎回潮”的概率较小。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市场情绪逐步回暖,理财产品估值修复等,出现理财产品赎回的可能偏低。”
8月理财到期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
近年来,随着理财新规过渡期结束,理财净值化完成,业内有专家提出,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基金交易行为的同频共振导致了一种新的踩踏,这使得市场格外关注理财大批到期的情况。
具体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采用市值法估值,理论上和公募基金的估值方式一致。这使得理财子的很多行为与基金越来越相似,同时,叠加理财子资金规模较大,“放大”效应更加明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理财实现净值化,但其投资者低风险偏好的属性未发生改变,因此当理财净值下行时,可能存在投资者扎堆赎回的情况,此时理财被迫减仓或赎回债基,进一步推高债市收益。
“理财子公司自身客户的风险预期相对更低,债市场有波动时赎回理财的可能性更高,形成债市上行―理财产品价格波动―投资者赎回―理财产品卖债或赎回基金―债市进一步上行的负反馈。”国君固收资深分析师唐元懋曾提出,理财子公司由债市“稳定器”变成了“放大器”
去年,债券市场持续下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引发投资者“踩踏式”赎回。而经历两轮“赎回潮”,目前市场如惊弓之鸟,今年6月债券市场调整,就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心投资者赎回引发理财产品和债券基金被动卖出。
据广发证券固收团队测算数据显示,8月份银行理财整体存量产品到期规模为2.8万亿元,到期规模较7月份环比提升5494亿元。
具体来看,8月份定开型产品开放规模环比上升5370亿元至2.4万亿元,主要以3个月内短期限产品为主,占比达73%;封闭型产品到期规模环比上升123亿元至3986亿元。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8月份业绩不达标的定开型产品开放及封闭型产品到期规模为5158亿元,这部分产品或成为理财赎回压力的主要来源。
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业内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再次发生“赎回潮”的概率较低。
在资金力量的推动下,今年的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广发固收研报中表述,短期股债“跷跷板”对债市情绪或有冲击,但中期视角债市仍将回到经济基本面。
受此影响,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逐步回暖,产品净值持续回涨,存续规模回升。
国海固收在研报中分析称,当下理财市场并不具备去年11月时理财“赎回潮”发生的前提条件,到期压力相对可控,一方面理财产品净值已经得到了明显修复,从理财负债端来看,集中到期或许较难引发大规模系统性赎回;另一方面产品持仓切换防守,对利率变动敏感性下降。
同时,现金类配比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性压力。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理财半年报显示,银行理财产品配置现金及银行存款的占比达到了23.7%,同比增长了9.6个百分点,配置规模达到了6.56万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提到,高比例配置现金及银行存款类资产有助于提升银行理财资产端的流动性,降低投资者赎回效应进一步放大。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破净率目前也维持在2%以下水平,在此情况下,发生“赎回潮”的概率不大。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去年出现理财产品集中赎回问题,主要是当时特殊市场环境造成的,目前国内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市场情绪逐步回暖,理财产品估值逐步修复,“赎回潮”再现可能性偏低。
银行理财市场逐步回暖
“终于翻红了。”一名北京的投资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在一家股份制银行购买了几十万元R2级理财产品,今年9月到期,目前已经由亏转盈,近几个月收益还不错。
“去年年底都对理财失望了,现在又有信心了。”他说。
多位银行理财投资者也向记者感慨,随着市场情况好转,此前亏损的多只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2023年上半年逐渐回本。
自去年底,为了增强投资者信心,多家理财公司在资产端和风险防控方面做出了调整,以稳定产品收益表现。其中,多家理财公司推出“稳健低波”产品。同时,一些理财公司陆续推出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
“行业性的净值回撤、理财规模下滑,给银行理财上了生动的一课。”3月31日,在邮储银行召开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指出,结合这次净值回撤,下一步要坚持低波稳健的策略,主打现金替代类以及固收产品,也要适当的配置一些“固收+”产品。同时不断丰富货架上的金融产品,让投资者有更多的选择。
徐学明表示:“绝大多数银行理财客户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有限。要让产品净值波动小一些,让居民收益稳一些,让老百姓购买的银行理财能够保值增值。”
同时,为了顺应投资者对于稳健低波动产品的投资需求,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招银理财、平安理财、浦银理财在内的多家理财子公司已陆续推出了混合估值法理财产品。
该类产品说明书的“估值方法”部分都提到了“在满足监管规定的摊余成本使用条件情况下可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
此类产品将市值法估值、摊余成本法估值相结合的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被设定为“中低风险”,业绩比较基准相对较高,封闭期限较长。
另外,理财产品持续减费让利,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多费率齐优惠,掀起一轮“降费潮”,招银理财推出一款“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产品引起市场热议。
2022年破净潮阴影正逐渐散去。根据广发证券数据显示,跨季后,7月理财规模快速回暖,增加1.61万亿元至27.2万亿元,为年内新高。理财子存续规模同步变动,7月存续规模较6月上升1.58亿元至22.92万亿元,环比上升幅度为7.4%。
尽管8月理财到期压力增大,但机构普遍预计,下半年理财规模继续回升,年末或可达29万亿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目前多家银行理财机构为保证理财收益的低波动,推出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被投资者所接受。从外部宏观经济来看,目前我国经济数据得到多方面修复,理财存量规模在7月份已经得到恢复,三季度随着经济复苏,理财规模持续增长概率比较大。
中信证券固收明明团队预测,此前居民积累的超额储蓄回流消费的规模相对有限,而房地产购买需求也难以放量,对储蓄的分流作用较小,超额储蓄回流至银行理财的概率最大。
具体而言,此前从银行理财回流到表内的存款,约78%以上为活期存款或期限在1年以下的定期存款,回流至理财不存在阻碍。同时伴随下半年理财冲量节奏发力的惯例,其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022年中29万亿元以上的水平,届时理财委外公募的需求也将有所增长,或将推动公募委外规模持续抬升。
本期编辑:方凤娇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关注华夏时报视频号
推荐阅读
这家医院院长被抓后,人均就医成本降1400元 北京通报:特大暴雨灾害已致33人死亡,18人失踪活跃资本市场,推T+0时机已成熟
责任编辑:
上一篇:2.6理财项目
有话要说...